编者按:创新浪潮奔涌,科技红利惠泽万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引中国经济发展航向时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多次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这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作为城乡建设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建科勇立潮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践行集团“三新两转”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新途径、新模式,将核心力量精准注入关系国计民生的“好房子”建设,全面实践“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理念,将工程痛点转化为科技创新机遇,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
让我们一起解锁中国建科“好房子”科研成果的密码。
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创新性实践
由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标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施工的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保租房项目,以科技赋能,为城市更新与美好人居未来开启创新篇章。
该项目秉持“科技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理念,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指引,结合中国建科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既有住宅绿色装配化装修改造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探索装配式装修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创新性应用,以装配式内装改造为技术措施实现“老房子”变“好房子”。
▲项目实景
01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乙3号,紧邻西二环,北邻北京北站,周边公共交通便捷、商业配套齐全,距著名的金融街仅一街之隔。原建筑用途为印刷厂厂房,建于1978年,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加固为整体加固。本次实施改造的样板间为套内面积18平方米(E3)和24平方米(E1-1)的2种户型,项目团队前期勘察发现室内空间狭小、净高较低、墙面平整度较差、地面返潮严重等问题,改造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样板间所在位置分布图
▲现场墙面平整度较差
▲结构梁影响玄关、卫生间高度
02安全——智慧防护体系
面对既有建筑复杂环境的挑战,项目首次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性安全防护体系。安装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浸报警传感器等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当出现漏水、火灾等异常情况,智能报警系统立即触发并通知相关人员;首次引入智能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居住空间的全方位安全保护。在入口区域,项目通过实施局部结构梁加固的技术措施,既满足安全需求,又确保空间高度的最大化,避免压抑感。
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好房子”需要“好服务”的理念,项目采用全过程控醛管理,利用数字模拟控醛技术对模型及产品进行初步污染水平测试预判,根据数据调整方案,通过施工全过程监控并与预判数据对比,确保交付检测与前期预判一致,守住健康防线,以居住服务提升行动让家更安全、更温馨。
▲全过程控醛管理
03舒适——空间可变、满足功能需求
面对室内空间局促的挑战,巧妙运用空间规划与精细化设计,将“就寝、卫浴、就餐、收纳、工作、烹饪、学习、休闲、家政、会客”十大使用功能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梳理分析,集成于18平方米、24平方米的紧凑空间内,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显乾坤”,真正做到空间的高效利用与灵活可变,实现全屋收纳率高达30%,为居住者带来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十大使用功能
▲E1-1户型空间方案设计
▲E3户型空间方案设计
面对狭小的空间限制,以装配式内装为基础,采用可变空间的设计理念,实现多样化空间功能。在起居区域,利用电动翻床的即时性和可变性,实现客厅与卧室的自由切换,即翻下可作为睡眠(休息)空间,收起可作为交流会客空间、兴趣休闲空间;同时,利用柜体空腔隐藏空调管线,使得室内整体干净整齐。
▲可变空间示意图
卫浴空间全面采用装配式柔性防水背衬板技术体系,降低改造对空间占用的同时,消除地面高差,提升空间的防水性和保温性。采用PD门及三联动玻璃隔断的方式保证空间的舒适使用,实现卫浴空间的干湿分离。在仅有1.8平方米的卫生间里,配置轻智能马桶、置物纸巾架、转角收纳以及风暖机结合晾衣绳的衣物烘干区等,实现极小空间内多功能的高度集成。
▲从左至右:E1-1户型卫生间效果图、E3户型干湿区示意图、E3户型卫生间效果图
04绿色——装配式装修的适应性
项目采用装配式内装技术,展现该技术体系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强大适应性。采用装配式墙面技术,保证空间占用最小,避免对既有墙体的破坏;利用边角空间,不占用实体空间,实现居住环境最大化。
▲主要工法示意图
▲适应性管线分离实景图
建造过程中不使用水泥砂浆等高能耗建材,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量,实现绿色环保与高效施工的高度结合。该技术体系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减少粉尘和施工噪声污染,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主要功能示意图
05智慧——智能化设计
智能化设计渗透于居住空间的各个角落,通过全屋智能系统中的语音模块、情景模块,配合远程移动端,做到“君子动口不动手”,让好房子成为“听话”的智能终端。利用多种情景模块,实现智能家居的小空间高融合,提升房屋使用的舒适性,体现对居住者细致入微的关怀,为城市更新中的智能化改造树立了标杆。
06结语
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保租房项目是中国建科在城市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以绿色装配、智能科技为支撑,解决既有建筑改造中的难题,为城市更新中的不同群体提供高品质的居住体验,不仅打造适合当代居住者的温馨小家,更是“四好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好标准到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这一目标贯穿项目始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美好生活图景。
未来,中国建科将继续秉承“科技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为城市更新与美好人居未来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素材来源:中国建科科技质量部及集团所属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