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创新浪潮奔涌,科技红利惠泽万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引中国经济发展航向时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多次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这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作为城乡建设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中国建科勇立潮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践行集团“三新两转”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新途径、新模式,将核心力量精准注入关系国计民生的“好房子”建设,全面实践“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理念,将工程痛点转化为科技创新机遇,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
让我们一起解锁中国建科“好房子”科研成果的密码。
科研创新赋能“好房子”迭代——以“首开·国樾天晟”项目为例
01引言
“双碳”目标遇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房子”的定义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基础居所升维到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生命体。作为深耕住区项目多年的设计团队,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聚和设计研究中心(简称聚和中心)持续关注住区项目迭代创新及研究性设计工作。在住区工程实践中,聚和中心坚持兼顾街区风貌协调、生活方式引领、产品行业领先、市场反馈良好及建筑特色挖掘的综合性设计,研发了多个领先行业发展的住区产品,在业内产生较大反响。
聚和中心设计的首开集团国樾天晟居住区项目(以下简称首开项目)是设计与科研双向赋能的典范。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水源路北侧,是首开集团在北京的首个全体量超低能耗低碳社区,曾获得德国PHI预认证、美国LEED金级预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以及2025年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优秀住宅成果评价二等奖、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他系列奖项,成功入选《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优秀设计案例集。
02规划引领——《导则》引导下的花园住区
《密云城区居住建筑设计导则》通过对密云区居住建筑现状及环境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详细设计指引,强调“山水环抱·诗意栖居”的核心城市意象,要求住区项目要充分考虑整体城市空间意向及街区尺度,在不同容积率强度的基础上,通过约束住宅建筑的高度、宽度、间距、通透率等关键指标,引导住区布局实现显山露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尺度宜人、风格明快的花园住区形态,以适应密云区花园山水城市的自然格局。
首开项目位于密云区花园村城中村区域,项目现状为城中村棚户区,通过棚户区拆迁土地整理为可供开发建设的区域。项目用地周边为不同时期的诸多住宅区、回迁房、加油站等,城市空间杂乱,街区空间高度控制失衡,区域交通不畅。设计团队在街区控制规划层面,通过增加机动车道路网密度,有效打通片区交通脉络,形成整体通畅的街区空间结构;在整体空间形态层面,通过系统研究上位规划、认真摸排周边建筑关系,并结合《密云城区居住建筑设计导则》中有关住区项目规划形态及风貌的要求,创造性地实现整体容积率2.0开发强度下,90%的花园洋房类产品。整体规划格局既满足城市风貌管控的严格要求,塑造宜人的街区空间尺度,激发街区空间活力,对周边空间形态进行融合过渡,又为开发企业提供更多溢价的花园洋房产品。
该项目也是《密云城区居住建筑设计导则》实施后的第一个验证落地项目,具有良好的工程示范效应,为密云区居住建筑风貌控制提供了重要借鉴。
▲项目规划梳理与城市界面分析
▲项目街区总平面图
▲项目街区鸟瞰效果图
▲项目建成实景照片
03科技赋能——低碳节能理念引导下的绿色智慧社区
该项目不仅实现风貌管控及产品升级的要求,一期建成项目也实现了北京市首个全体量超低能耗低碳社区的目标。为更好解决被动房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节点,设计团队组织研究并积极申报中国建科青年创新课题《寒冷地区被动式住宅关键节点设计研究》,研究完善寒冷地区被动式住宅的围护结构保温、无热桥设计、气密性措施三大关键节点,针对复杂部位(穿墙管道、幕墙连接)提出专属节点方案,解决既有图集“一刀切”问题,最终保证该项目的高质量落地。
首开项目采用独特的外保温技术和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外墙采用200mm聚氨酯+300mm岩棉复合构造,传热系数0.13W/(m2·K)[《导则》要求≤0.15W/(m2·K)],实现节能构造优化。门窗洞口采用室内外双层隔气膜密封进行气密性处理,阻断冷桥,将石材幕墙预埋件与保温层一体化设计,避免热桥。建筑坡屋面上设置屋面太阳能集热器满足供暖及全年60%热水需求,直接响应《导则》太阳能一体化要求(强制12层以下住宅采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通过复合外墙与动态遮阳(夏季遮阳率>80%,冬季自动调角)实现相对节能率94%,年减碳400吨。
▲被动式住宅围护结构保温节点构造
▲智能家居云平台及运维系统
该项目引入首开集团自主研发的首开国樾智能家居科技交互系统,户内接入首开云平台APP,对建筑环境参数和健康参数进行检测,实现能耗指数、健康指数终端可视化操作和管理,为超低能耗项目后期运维奠定基础。
通过下凹绿地和透水铺装加强雨水渗透,采用市政中水作为冲厕、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地面冲洗等用水,同时采用微喷灌的节水灌溉方式,使得该项目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1.13%,达成节水目标。通过技术手段显著改善居住环境的健康度和舒适度,不仅实现室内四季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提高建筑本身质量,还从根本上降低建筑生命周期的运行费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气候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真正做到住宅的舒适、节能、环保和智慧运维。
▲项目获得PHI认证及LEED金级认证
04产品迭代——全龄宜居导向下的价值驱动
首开项目首期致力于打造标杆产品,定位为改善型客群。规划层面实现整体花园环境、宜人的空间尺度、尊贵的归家动线及活力多元的全龄配套;户型层面实现花园洋房全覆盖,户型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全明格局、独立入户;建筑立面实现全幕墙体系,建筑外墙材料为石材、铝板及智能被动节能遮阳窗;建筑室内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等多方面居住舒适度要求。社区老人小孩集中活动区域确保大寒日3小时日照,花园景观结合口袋公园,塑造“静可观,动可享”的意趣园林。社区内、住宅楼道单元及户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实现全龄健康嵌入。项目售楼中心配置“被动式住宅体验中心”,开发“好房子VR体验平台”直观展示节能收益(如能源成本降低2/3),强化用户价值,保证项目各方面均处于行业同期领先水平,实现项目的全方位迭代升级和“好房子”的整体目标。
▲新形势下的地产迭代研究框架
05结语——在山水之间感受科技温度
当晨雾中的密云水库倒映出首开项目灰色青瓦与米白色石材幕墙,体现的不仅是建筑与自然的对话,更是以国际标准的绿色科技将密云优美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城市环境规划的发展优势。项目通过“山水文脉+科技节能”的理念转化为可量化标准,将“好房子”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维度落地为可感知的人居价值。未来,设计将持续以“技术为骨、人文为魂”,深耕住区创新,聚焦产品迭代,赋能“双碳”目标下的美好人居未来。
素材来源:中国建科科技质量部及集团所属各企业